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英语)
繁體中文 (繁体中文)
港币——同样的纸币,不同银行发行——了解背后的独特故事
在香港,有别于一般上由中央银行控制及发行法定纸币,目前有四家不同的银行发行港元。港元(HKD)是香港的法定货币,由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管理,它也是香港的中央银行,为香港发行纸币。
不只是中央银行
然而,在香港,其他银行也获准发行在境内流通的纸币。由香港金管局授权,三家商业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HSBC)、中国银行和渣打银行获准发行20港元、50港元、100港元、500港元和1000港元的纸币。 同一面值的纸币,所有设计都相似。至于10港元纸币及所有硬币则由香港金管局发行。
这样的安排并非绝无仅有,英国的纸币也是由多家银行负责发行。
历史上的港币
首批港币在1860年正式发行,由东藩汇理银行、印度新金山中国渣打银行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HSBC)负责发行1、5、10、25、50、100和500面值的港元。1935年,香港政府接管1港元纸币的发行,同时授权本地银行发行5港元及以上的纸币。曾有一段时期,因运载1分硬币的船在二战时期沉没,香港政府除了发行港币1元和5元的纸币,也发行一毫(10 分)纸币。接着1975年,5港元被硬币取代,并推出1000港元的纸钞。1993年,10港元硬币面世,后徇众要求,香港金管局重新发行10港元的纸币,这也是金管局如今唯一发行的纸币面值。
港币的流通
在香港交易,皆使用港币。临近的澳门和中国也接受港币,尽管货币流通量并无记录。
美元作为后盾
只有持等值美元存款的银行能发行港币。这是因为香港采取联系汇率制度,港元以7.80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与美元挂钩。在这种制度下,若港元的市场汇率贬值,低于7.80港元,银行能够将美元兑换成港元,让它回升至固定汇率。同样地,若市场汇率超过7.80港元,港元会被兑换成美元,以稳定市场。
总结
港币有许多独特之处,从发行到历史,再到联系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