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英語) 简体中文 (簡體中文)

這個城市加入追踪逃稅納稅人的全球倡議

香港的避稅和逃稅可以想像,在香港經商的公司的稅務問題會為化為零。香港是世界上最大的避稅天堂之一,多年來,香港一直為其投資者保有私隱。香港有親商的政府,不過,即使是避稅港,也必須應對香港發生的避稅和逃稅問題。不少人認為香港是可以避稅的地方,雖然這在某些點上說的沒錯,但是事實上香港政府和金融公司正在不斷地努力消除這個問題。

 

避稅

一般來說,受薪的個人和公司必須進行自我稅務評估,並向稅務局提交納稅申報表。通常公司會聘請稅務規劃師來幫助避免繳納某些公司稅。雖然香港政府允許某些做法,但法律條文僅在一定程度上允許這些做法。至於個人,尤其是那些跨境工作的人,有時可能會濫用稅務協定來避稅。利用稅務協定來逃稅是非法的,因為兩個司法管轄區都在特定程度上同意納稅。

 

一般反避稅規則

當稅務局不滿意納稅人披露的特定交易條目時,特定條規就會適用。以下是在“香港的一般反避稅規則 (GAAR) “的指南。此規則屬於評估員或專員應用。反避稅規則(AARs) 已經在稅務條例 (IRO) 中,規則是:

  • 如果評估員發現某交易減少了某個人的應納稅額,而這是人為的或虛構的(如果此規則適用),評估員將將無視這項財務活動,該人將被評估。

如果該交易似乎不是為了抵消稅收優惠而發生的,助理評估員就會進行評估

  • 限制抵消公司提出的虧損作為避稅方式。評估員可以拒絕那些為了獲得稅收優惠而提出的虧損。值得注意的是,當控股公司發生變化時,就會出現這個問題。

 

全球避稅規則

即使是避稅天堂也會存在避稅問題,尤其是當納稅人以某種方式逃避稅務時。因此,包括香港在內的更多地區和國家正在加入這個全球行動。金融賬戶資訊主動交換標準(The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nancial Account Information)是一項全球稅務合作倡議,涉及 149 個司法管轄區。香港有超過1700家金融機構,均配合提供客戶資料,打擊香港乃至全球的避稅漏稅行為。這可能會讓人感到意外,因為香港在為投資者保密方面有著悠久歷史。但是,站在稅務及相關困境的名義,香港隨時準備合作。

香港的避稅和逃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