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英语) 繁體中文 (繁体中文)

欢迎阅读香港 2021-22 年度财政预算案摘要

香港2021-22年度财政预算案摘要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先生于 2021 年 2 月 24 日星期三公布了 2021-22 年度财政预算案。

该年冠病疫情持续,经济尚未走出衰退。尽管如此,财政司司长对未来几年的经济前景表示乐观,他表示最紧迫的任务是控制疫情并推进疫苗接种计划以促进复苏。

财政预算案的重点是稳经济、纾民困,透过超过1200亿港元的逆周期措施来缓解困难和疫情。财政司司长表示,政府将把握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和新趋势,策略性地在关键环节加强政策引导、措施配合及资源投放,让香港的产业发展更丰富、多元和互动。

财政司司长亦有信心,中期内香港将继续受惠于内地持续发展及全球经济重心由西向东转移。 香港可以发挥“一国两制”优势,发挥独特门户和中介作用,融入国家新发展大局,开辟更大发展空间。 香港还可以积极参与国家双循环发展策略,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

考虑到上述因素,并考虑到今年经济初步复苏后的追赶式增长,财政司司长预测2022年至2025年香港经济平均每年实质增长3.3%。

预算措施概述如下:

 

支持企业

  • 延长百分百担保企业低息贷款申请期限至今年底,提高贷款额上限至600万元,延长还款期及”还息不还本“安排
  • 宽减2020/21课税年度100%利得税,上限10,000元
  • 宽减2021/22年度非住宅物业差饷,首两季每季上限5,000元,后两季每季上限2,000元
  • 宽免2021/22年度商业登记费
  • 继续宽减非住宅用户75%水费/排污费8个月,每户每月上限20,000元/12,500元
  • 继续宽减合资格政府物业/短期租约及豁免书75%租金及费用6个月(如应政府要求而关闭可获100%宽免)
  • 赁提供75%租金/费用优惠,并豁免6个月(应政府要求关闭的,可享受100%优惠)

 

支援就业

  • 推出第四期“特别‧爱增值”计划,扩阔课程选择,增加网上课程
  • 计划扩阔”持续进修基金”范畴,纳入网上课程
  • 拨款66亿元,创造约30 000个有时限职位

 

拨款66亿元,创造约30 000个有时限职位

  • 百分百担保个人特惠贷款
    • 为失业人士提供多一个财政选项
    • 贷款额上限80,000元,申请期6个月
    • 年利率固定1%,最长分5年摊还
    • 首12个月只需还息,如期全额还款后可获退还已缴利息
  • 宽减2020/21课税年度100%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上限10,000元
  • 宽减2021/22年度住宅物业差饷,首两季每季上限1,500元,后两季每季上限1,000元
  • 补贴每个电力住宅用户户口1,000元
  • 发放额外半个月的综援标准金额、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或伤残津贴,在职家庭津贴及个人交津亦作相若安排
  • 为参加2022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学校考生代缴考试费
  • 预留10亿元,资助超过3 000幢老旧楼宇维修渠管

 

经济恢复

  • 电子消费券
    • 向每名合资格的18岁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来港人士,分期发放总额5,000元的电子消费券,鼓励及带动本地消费。
  • 向“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注资15亿元,提高企业资助上限至600万元,分阶段扩大资助地域范围。
  • 向香港贸易发展局拨款3亿7,500万元,增强举办线上活动的能力及进行数码化。
  • 研究利用香港贸易发展局的平台,协助青年创业人士推广原创产品
  • 研发企业版的「智方便」数码身分认证平台。

 

支援旅游业

  • 预留1亿6,900万元继续开展本地文化、古迹和创意旅游项目。
  • 预留7亿6,500万元,支持香港旅游发展局重振旅游业。
  • 香港旅游发展局全面审视疫后香港旅游的长远定位,制订策略带动旅游业复苏。
  • 在保障公共卫生的大前提下,考虑恢复本地游旅行团,争取旅游业营运空间。
  • 与合适地区就“航空旅游气泡”进行商讨及安排。

 

提振经济——金融服务

  • 在本年度继续发行不少于240亿元的银色债券和不少于150亿元的通胀挂钩债券,银色债券认购年龄由65岁降至60岁
  • 于未来五年发行合共约1,755亿元的绿色债券,并计划发行绿色零售债券
  • 推出“绿色和可持续金 融资助计划”, 资助发债支出及外部评审服务
  • 争取在年内开通“债券通”南向交易,提升本地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
  • 资助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在香港上市
  • 推出“保险相连证券资助先导计划”,资助发行开支
  • 资助开放式基金型公司在港设立或迁册来港
  • 检视适用于家族办公室业务的税务安排

 

提振经济——创新科技

  • 预留2亿多元,推动“奇趣IT识多啲”计划,资助小学通过课外活动加强学生对资讯科技的兴趣、认识及应用
  • 把资助本地大学理工科学生参与创科行业短期实习的先导计划恒常化
  • 分两年向“创新及科技基金”注资共95亿元
  • 金融管理局研究提升监管沙盒,缩短创新金融产品推出市场的时间
  • 全力推动位处落马洲河套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的发展
  • 继续推动科学园扩建及兴建数码港第五期
  • 继续支援5G网络和应用服务的推展
  • 在今年首季陆续启动「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首批约20间研发实验室

 

提振经济——空运业

  • 随着速递货运站扩建、新的高端物流中心及机场三跑道系统先后启用,香港国际机场每年的货运处理能力预计将在2024年增至约900万公吨
  • 积极研究便利香港转运的措施,保持香港作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的竞争力
  • 重建位于香港国际机场的空邮中心,最早可于2027年底前启用

 

提振经济——文化创意产业

  • 向“创意智优计划”再注资10亿港元

 

提振经济——建造业

  • 提升政府中层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项目推展能力
  • 向业界推广成本管理文化
  • 继续积极推动“组装合成”建筑法和工务工程数码化

 

绿色城市

  • 即将发表香港首份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措施包括在2035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记燃油私家车
  • 于今年中完成更新《香港清新空气蓝图》
  • 预留10亿元在政府建筑物和基建设施加添小型可再生能源装置
  • 预留1亿5,000万元,免费为非政府社福机构进行能源审核并安装节能装置
  • 向“回收基金”增拨10亿元,延长申请期至2027年

 

纾缓交通挤塞

  • 将私家车(包括电动私家车)首次登记税各税阶的税率提高15%,牌照费增加30%
  • 运输署继续进行「挤塞征费」及中环电子道路收费先导计划研究

 

优质生活

  • 预留5亿元优化郊野公园设施
  • 预留5,500万元改善郊野公园行山径
  • 预留约3亿元推行“提升足球场设施五年计划”
  • 继续推展优化海滨的工作

 

强化医疗系统

  • 增拨1亿4,700万元加强精神健康服务
  • 继续与大学合作提升和增加医疗教学设施
  • 于未来两年启用2间地区康健中心,另有11区的“地区康健站”可于年内相继开展服务
  • 继续全力推进第一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并积极筹备第二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

 

关怀共融

  • 安老服务:于未来数年新增约8 800个安老宿位及约2 800个资助长者日间护理服务名额
  • 康复服务:到校学前康复服务的名额预计在2022/23学年加至共10 000个
  • 向奖券基金注资11亿元,确保急需的社福服务发展项目可以如期推展可行性研究

 

土地房屋

  • 2021/22年度卖地计划、铁路物业发展、私人发展和重建项目的潜在住宅用地可提供约16 500个单位。另3幅商业用地预计可提供约48万平方米商业楼面面积
  • 新发展区及正规划的发展项目内,估计共有超过860公顷新界棕地可发展作房屋或其他土地用途
  • 研究把东九龙区5幅商业用地改划作住宅用途,预计共可提供约5 800个私人房屋单位
  • 检视约40幅有联用潜力的「政府、机构或社区」用地,今年内提出具体发展建议
  • 在本季度推出以「标准金额」征收补地价的先导计划,鼓励工厦重建

 

房屋供应

  • 公营房屋:预计在2020/21年度起计的5年内,建屋量约为101 400个单位,包括超过70 000个公屋/绿置居单位,及超过30 000个资助出售单位
  • 私人住宅:预计2021年起计的5年内,每年平均落成量超过18 000个单位